欧盟推动建立数字边境管理系统

10月12日起,欧盟成员国将分阶段在申根区引入新的数字边境管理系统,对非欧盟公民在短时间内跨越欧盟外部边境实施电子登记,以加强边境管理和信息共享,打击身份欺诈和非法移民。根据新规定,非欧盟公民首次进入申根区时,必须在指定柜台进行电子登记,并提供护照信息和指纹、面部图像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。部分数据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或自助终端提前提交,以加快边防检查速度。完成电子注册后,只需在申根区内部口岸验证面部信息即可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安全形势变化、跨境人员流动更加频繁,欧盟理事会今年5月,欧盟与欧洲议会达成临时协议,同意欧盟成员国在六个月内分阶段引入出入境数字边境管理系统。这项创新旨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模型对边境流向、非法移民趋势和安全风险进行实时评估。欧盟希望通过此举加强边境管理,打击非法移民,同时加快边境管理数字化转型。根据欧盟计划,该系统将覆盖申根区29个国家,并将于2026年4月10日全面使用。新的数字边境管理系统是该计划的第一阶段,下一阶段是推出欧洲旅行信息和授权系统。欧洲旅行信息和授权系统对目前享受免签证身份的非欧盟公民实施“预筛选”。帕森旅客必须在出发前在线填写个人信息和安全调查问卷。系统会自动与欧洲刑警组织、恐怖分子名单、申根信息系统等数据库进行信息核对。通过风险评估后将签发电子旅行许可证。此举旨在通过出发前网上筛查,实现“先筛查、后通行”,简化旅客出入境手续,提高安全防控能力。记者近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边检大厅看到,出入境系统所需的自动登机口和人脸识别设备已相互安装调试。相关负责人表示,机场为比利时联邦警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,以支持该系统的运行。 “以前每次进入欧盟国家我都要排很长的队,最长的等待时间是四个小时。 “我希望新系统使用后能够快速通关。”在布鲁塞尔机场准备出境的美国游客玛丽亚说。对于航空公司和工业运营商旅游行业来说,数字边检意味着更快的客流通关和更低的运营成本。欧盟认为,数字边检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管理理念的转变。欧盟希望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,在安全和便利之间取得平衡, 保护公民和旅行者,同时保持人员和经济的开放流动。通过数字化边境管理,欧盟将进一步促进交通、签证、税收等领域的信息交流,制定跨国公共服务新标准。 (本报布鲁塞尔10月20日)《每日人物》(2025年10月21日第15页)